找到相关内容241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探讨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

    人生作出了独到的哲学观照,都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孔学的核心是人学,最大贡献是把中国思想界的着眼“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开了中国人文、人本思想的先河,此后中国思想之河便沿着这一渊源流淌着。而...人们用思念和灵牌来保佑那逝去的灵魂归于正途,永远不要迷失于这来去之路。  可以归结,儒家的出发点和落脚都在一个“人”字上,儒学就是人学,是关于人的学问,是以人为本的人生哲学,“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

    高荣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30562853.html
  • 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

    此类。  儒家诗学的着眼在于社会人生,先秦儒家的诗学,都是为着政治的、社会的、伦理的目的。后期儒家诗学的发展一直是沿着这条轨道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之说,就是最典型的命题。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的一个主要之。“诗有别材,非关书也”,是说诗由特殊的材质构成,而非由书本知识砌而成,这种“别材”,就是审美意象。“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别趣”,即诗的审美兴趣,诗歌创作是用文字符号创造出审美意象来...

    张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72962925.html
  • 太虚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

    弄潮儿。在佛教内外交困,非变不足以图存的艰难形势下,太虚力图在思想、制度和经济三方面促成佛教的改革,将佛教变成服务社会、人生的集团力量。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太虚仅把着眼放在上层社会,始终和统治阶层保持着...ldquo;和易近人,思想通泰”;也有人说太虚是佛门奇才。通,则博闻多识、博采旁收;奇,乃出奇制胜、标新立异。太虚于佛教思想的革新,在佛门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太虚教理革命的落脚,在净土观念...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4562974.html
  • 禅宗现代转型之路剖析——兼论吴言生《禅学三书》与当代禅学研究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缜密的论证与详尽的分析这时只能是画蛇添足。此时,以形象表达见长的诗歌表达事实上从一个特定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禅宗诗歌有万首之多,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存。“禅宗诗歌的着眼不在于文字的华美...书》的出版可以看作是中国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三书》在禅学研究领域的很多方面都有开拓性的探索,关于这一点,很多评述都已涉及,本文不赘述。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它的一套研究方法,这也许是更重要的。  从...

    戴继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95863155.html
  • 圭峰宗密“和会禅宗”再探

    。闻说即心即佛,便推属胸襟之禅,不知心佛正是经论之本意。今若不以权实之经论,对配深浅禅宗,焉得以教照心,以心解教。  因此,虽然事隔三十余年,虽然主客观条件已非当年,虽然着眼和成熟度不一样,但宗密“...清凉国师书》,此信写于唐元和六年(811),宗密三十三岁时。按此信所说,是宗密三十岁前后的修持体验,孕育了他“和会禅宗”的想法。  要确定此,首先有一文献引证的问题。  宗密之《遥禀清凉国师书》附于...

    [美国]顾伟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0963207.html
  • 从中国佛教看中国文化的走向

    “诸佛以仁为三界上宝”;以为王者“若违仁以残,即豺狼之类”,臣民有权予以驱逐更换。当然,在中国佛教史上,像这样直接干政的言论不多,但着眼放在普通的民众上,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国家政权和君主,却是一个普遍...新意不绝,可见涉及的问题是何等重要。我是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佛教哲学的,知识范围有限,现在就我的专业提供一些情况,谈个人的想法,也是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敬请批评指正。  一  如众所知,佛教不是中国本土...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4064122.html
  • 中国净土教在日本的流传与发展

    凝聚为称名念佛、极乐往生一点,也使得净土宗能够完全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以出世精神作人世事业的弘旨便突出地显现出来。  显而易见,法然的净土宗既排除圣道门,也排除称名念佛以外的诸行,其着眼在于“舍”,...但同时也重视观想念佛,保留了不少自力成佛的因素。因此,其对他力的贯彻并不彻底,带着智慧念佛的胎记,仍主要是知识阶层的宗教。  净土宗、的成熟有待于唐僧善导的出现。善导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  1、...

    韩 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2665284.html
  • 略论玄学与禅学的相异互补与相通相摄

    学说也是玄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道家的理论框架是“自然”,但他们的着眼并没有离开“人”,他们对人的地位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20765691.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上)

    知识论比存有论更具优先性…(尤其)佛教的着眼是观看(seeing)而不是存在(being)…故唯识的缘起是在认知的能所关系中提出,却不是形上学地讲。[75]  虽然这种结构是佛教出现后,大部份印度哲学的...关伦理”[23]。以上腑拾皆是的对比可显示神秘主义与禅观之间的差异远比想像中为大,理应被明确分别对待[24]。  然而,单纯列二者之间的差别还不足以充份厘清这种误解所反映的全部问题。前文主要是从(1...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665974.html
  • 佛教医学的特色

    潜意识功能),为各种心理活动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人心的一面。心与身互相缘起的观点与西方心身平行的二元心身观颇有不同,其着眼乃是心身相互依存,一体不二的关系,心身合之则双存,分之则两亡。   二....在粗身心下的细身和细心,此乃佛教医学探讨心身关系之重点。所谓细身是指由气、脉、明按一定法则构成的内在微细的生理机制。虽然人的肉眼不可见,却是表层身心发挥作用的内在根源。其中的气,是指人身中肉眼不见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4766031.html